一位高血压患者,按照西医医嘱,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,已服用3年多,这个期间,血压一直控制的很平稳,偶尔会有波动,但大部分都控制在正常值之内,但是,最终还是因突发中风而入院。
西医认为,是脑部血管发生破裂进而出现中风。
出院之际,病人问:为什么血压控制的很好,还是出现了中风?
(相关资料图)
西医无具体说明原因,并建议患者不能随意停服降压药,仍需坚持服用。
看出问题了吗?一个高血压患者乖乖服用了3年的降压药,到头来仍然无法避免中风,医生不能给出根治的方法,只能加大药量来维持现状。这个患者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:服药中风,不服药也中风。
中医认为,患者吃降压药始终在治标不治本,只是为了“硬降”所谓的血压指标,反而忽略了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。血压升高是一种现象,而不是“病症”。如果血压升高,可以让气血运行的更加通畅,那么人体会自发的调高血压,这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。中医要做的是,探寻让血压升高的真正原因并解决,而不是一味的压制。
这充分暴露了一个问题:目前西医根本治不了高血压。西医不了解高血压为什么出现,所以也就治不了高血压。他们治疗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:一种是利水的药物,一种是扩血管的药物。
先说扩血管药,扩血管药的原理很简单,就是把血管扩张,让狭窄部位变得不再狭窄,血液能够顺利通过,血压就降下来了,但是有个明显的缺点,就是药有时效性,药效一过,血压依然很高,因此患者不得不每天服用降压药。
再说利水药,这个就有些离谱了,血管不是狭窄吗?血液通过时压力太高,那就排出血液中的部分水分,保证血液顺利通过。这么做表面看起来血压降了下来,但其实血液变得更粘稠了,反而加重了血管的堵塞。
中医上其实没有“高血压”这种说法,正如开头所说,血压升高是人体状态的一种变化,当人面对一些紧急状况,比如惊吓、动怒、运动时,血压都会产生波动。
因此如果血压长时间异常升高,就说明身体给你发出了信号,需要把原因找出来消灭掉,而不是一味的把血压给压下去,这样做无异于“掩耳盗铃”。
中医认为血压升高,和人发烧是一样的道理,都是身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时的一个表现。血压高的患者,大多存在着痰浊和瘀血的问题,他们的体内水液代谢较慢,血液更加粘稠,痰湿无法排出,时间久了,痰瘀互结,导致疾病缠绵难愈。
就像是往高楼层供水,如果管道通畅,正常的压力就能把水输送到高层,但如果管道内堵满了水垢,就需要高压才能把水送上去,同时水垢会不断侵蚀管道,时间长了,管道承受不住过大的压力,就会破裂,血管破裂了,就要出现中风了。
中医治疗高血压,是从其病根为出发点。
著名中医邓铁涛将高血压产生的病因辨证后分为四种证型,并研究出了每一种证型所对应的治疗方法。
一、肝阳上亢型高血压
此类患者的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,可以选择石决牡蛎汤。方中石决和牡蛎能够抑制肝内上升的阳气,安定神志;钩藤和白芍能够疏风活血,养血平肝;莲子心交通心肾,搭配莲须、川牛膝补肾固精,强筋壮骨。
二、肝肾阴虚型高血压
治疗上以滋养肝肾为主,可以使用莲椹汤。选择莲须、桑葚、女贞、旱莲草这四味药材,如果症状较重,可以加入山药、龟板和生牡蛎加强药效。
三、阴阳两虚型高血压
发展为阴阳两虚,说明病情较为严重,使用肝肾双补汤就很合适。选用桑寄生、首乌、淫羊藿、杜仲等药材,弱有气虚,再加入黄芪,以补足肾阳。
四、气虚痰浊型高血压
这个类型患者往往治疗起来难度高,可以选用赭决七味汤,这个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赭石和决明子,清痰浊,健脾益气。
当然以上药物均为基础方,具体使用时,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一步辨证。
朋友们要记住,血压高了,先别急着吃降压药,你得先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,找个专业医生给你辨证一下,必要的时候再进一步治疗。除此之外,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应当做重点看待,高血压患者要做到以下2点:
1.饮食保持清淡。口味太重,吃下太咸、太辣的食物,会提升阳气,导致心火旺盛,血压很难降下来;
2.在中医看来高血压患者“阳有余而阴不足”,所以他们最需要做的是补阴,最好是早睡觉。熬夜看电视、打游戏都会使血压居高不下。晚上就算是睡不着,也可以早早的躺下,闭目养神,让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息。如果明知道是坏习惯但仍不做出改变,那么用再好的药物,找再好的医生也是白费力气。
标签:
2022-03-18 15:03:32
2022-03-18 15:01:59
2022-03-18 15:00:36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5
2022-02-07 16:16:25